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一、和谐原理 [复制链接]

1#

在现代生活的人际交往中,掌握一个“度”是至关重要的。孔子认为,“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对待朋友,首先自己要做好,不管朋友是否听取意见,自己应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真诚相待,如果朋友真的听不进你的意见,就不要再三地劝诫他,怎么做是他自己的选择。朋友之间,相互尊重是至关重要的,太过疏远和太过亲密都不是最佳状态,所谓“过犹不及”就是这样。其实有些显而易见道理不必说的太透彻,朋友怎么做也是他自己的选择,说的太多就显得不太尊重别人。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真正的朋友之间,平时无需太多亲密的交流,因为在两个人内心深处都已经认为对方就是真正的朋友,不需要其它形式上的东西来维系这份友谊,两人即使长时间不见面,在见面的那一刻也不会觉得生疏。正如伯牙与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只需进行音乐上的交流,就能知道对方就是自己的知音。相反,小人之交则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口蜜腹剑,整天形影不离,看起来十分亲密,实际上建立在利益上的友谊是不堪一击的。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48:37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而不是一种目的,和谐本身不应成为根据,如果一味地为了追求所谓的一团和气的和谐,而丧失了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那么就是舍本逐末,这样的和谐本身也不会长久。有不少父母、情侣之间都在以爱的名义进行一种强制性的控制,让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伤害了自己亲近的人,还反过来说是为了他好。实际上就是没有掌握好爱的尺度,距离和独立是一种对于人格的尊重,这种尊重即使在最亲近的人中间,也应该被保有。花开则谢,月满则亏,一旦越过了这个“度”,关系就会开始疏远了。在彼此之间留有分寸,留有余地,就会有更多的憧憬和期待。
TOP
3#

人活在世上快乐与否,很重要的因素,取决他能否在人际交往中得到快乐。孔子强调在人际交往中,要持续自己人格和心灵的独立性。他用一句话为这个原则做了最好阐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即告诉人们,与朋友之间,不管相处的多投合多愉快,也不用强求两人观点完全一样。一个具有完整人格的人,就应能够持续内心精神世界的独立。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进而获得真正的友情。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