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九、行仁之方 [复制链接]

1#

作为仁德的君主最基本是要保障老百姓的基本生活,要为民制恒产。孟子在开篇回答梁惠王如何尽心于国便提出了他的经济政策,描述出他所理想的社会蓝图,“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梁惠王上》)。“五亩之宅”、“百亩之田”是可以让老百姓安居乐业,过上富足的生活的条件,这也是孟子所说的恒产。
在孟子看来恒产和恒心是有着紧密的联系的,“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孟子•梁惠王上》)。根据朱子的解释,“恒,常也。产,生业也。恒产,可常生之业也。恒心,人所常有之善心也”(《四书章句集注》)。没有常生之业却有常有之善心,只有有素质的读书人才能够做到。如果普通老百姓没有常生之业,就会失去这常有之善心,就会胡作非为、唯利是图,结果触犯法律,就会有相应的惩罚,在孟子看来,贤人在位是不会放任这一切而无动于衷的。因此,贤明的君主会让百姓有常生之业,让他们对上能够赡养父母,对下能够养活妻子儿女,好的年成丰衣足食,即使是坏年头也不会忍受饥饿甚至死亡。而当时的情况却是“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孟子•梁惠王上》),这种情况在春秋战国时期是普遍存在的,而主要原因还是百姓“无恒产”,没有常生之业。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3:55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孟子认为贤明的君主一定要恭敬节俭,以礼对待臣下,向老百姓征税要合理,“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孟子•滕文公上》),孟子再一次提到恒产与恒心的关系问题,以及无恒心会造成什么后果,但不同于《孟子•梁惠王上》的是,之前要求的是要“制民之产”,而在这里,他强调要“取于民有制”。也就是说前面谈的是怎样让老百姓有常生之业的问题,即怎样让老百姓拥有的问题,而这里谈的是在老百姓拥有的情况下怎么从老百姓那里取的问题,即向老百姓索取的度的问题。为民制恒产就是让老百姓能够有土地相傍,能够依据农时耕种从而获得相应的收益以维持生计,在古代农民的收入不等于土地的产出,农民需要按照相应的赋税制度向国家上交一部分粮食作为赋税。通常情况下,如果不是灾荒年的话,土地的产出肯定是远远多于老百姓生活的,但是如果赋税太重的话,即使是丰收也很难维持生活,而战国时期大多都是“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孟子•梁惠王上》),这主要的原因还是过度地向老百姓索取,而不站在老百姓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孟子指出“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七十人而助,周人百亩而徹,其实皆十一也。徹者,徹也;助者,借也”(《孟子•滕文公上》)。孟子在这里列举了夏商周各代的赋税制度,虽然他们有所不同,但是税率都是十分之一,这是很合理的,只有制定合理的赋税制度,制民恒产才真正落到实处了。
TOP
3#

要想一个国家长治久安,光靠养民是不够的,重要的还在于教民。儒家极为重视礼仪,孟子也不例外,尤其是孟子生活的战国时期,臣弑君、子弑父的现象屡见不鲜,孟子大力提倡人伦,以期恢复良好的社会秩序。孟子主张“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认为夏商周三代所办学校虽然称呼不一样,但目的都是一样的,即“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孟子•滕文公上》),教民的目的是阐明人与人之间的必然关系,提升老百姓普遍的道德水平;而且处于上层的人明白了任何人之间的必然关系,百姓之间就会亲密,就会少了很多争斗,从而整个社会就会更加和谐,教民是行仁之方,而教民所达到的效果同时反过来推动仁政的施行。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