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与爱的关系,仁通过爱来表达出来,爱又传播仁的含义。爱又分为兼爱和偏爱,偏爱倒是很正常的一种情感行为,但凡是有恻隐之心就势必会偏爱,偏爱也就无所谓存在是对与错,是与非,因为前提就没有可比性的。这个也是一个人的特性之一吧。就像对人或者对物一样,由于喜好的因素就会有偏爱的情感出现,就会上心,就会处处用心,而当你觉得那个人或者是物对于你是不重要的,亦或是你无法从其中得到自己的需要的方面,那么你就会无所谓,不挂心,可以听之任之,因为你不会有任何损失,也不会从那人和物的失利或者得利中得到什么。假若你有了偏爱的情绪在上面的话,那么可能麻烦就来了,处处挂心,处处权衡利弊与得失,也就给情绪的头上顶着一片云彩,那云彩的颜色却是不定的,会是五彩六色的,也会是黑乎乎的,一不小心就会降下不可抵挡的大雨,会淋得你狼狈不堪,甚至有时是莫名其妙!偏爱存在于每个人,只是每个人的角度或者方向不同罢了。
而兼爱则是不同的罢了。有人说兼爱也是博爱!博爱不易做到,自然兼爱也不易做到的,兼爱有人也形容说对方是乞丐你也要无区别的爱着,这也就是兼爱,或者说是博爱!而博爱该是怎样的呢?对着云与月,对着雪与雨都可以有一种怜爱的情感的出现么?这就是博爱么?而对着仇人或者是憎恨的人,你有一种可以释怀不憎恶的情感,这就是兼爱么?这个是很难区分的吧!兼爱或许给人的感觉是兼顾,原本你有一定的倾向,但是这并不妨碍你兼爱其他的人和物,这倒是给我一种心有余力之后的兼顾。但是博爱给我的感觉却是一切平等,你是自发的广泛地爱着一切的事与物,这是儒家的思想抑或是有点像是佛家的众生平等,不怀偏爱之心的那种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