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知”一词出自《孟子》,王守仁借用“良知”一词,是为了和孟子的理论相同,以重其言;但是他又在孟子的理论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创新和发挥,将前代孟子、朱熹、陆九渊等人的学说舍短取长,为自己的“良知”理论服务。王阳明认为,”天理”就在人们的心中,人们不需要从外界进行探求;另外,“良知”观念人人都有,并非圣人所独具。王守仁的这种观点在当时的社会具有极大的突破首创作用,在前代“存天理,灭人欲”思想的禁锢下,个人的生命主体价值被压到最低,而阳明此理论包含有强烈的个体意识因素,强调重视人的独立思考,在我国历史上发挥过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