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一、仁的定义 [复制链接]

1#

“仁”的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仁”的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孔子把“仁”提升到哲学的高度加以系统论证与阐述,才构成了以“仁”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系。通过学习了解,我认识到“爱人”是仁的出发点,仁就是人要有爱心,要爱人,要关心人、尊重人,将对人的关爱和尊重提高到道德本体论的高度予以关注,这为以后儒家思想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人文基础。所以,仁,其根本意义是爱,是爱心。但是我认为仁是理性的爱,孔子“一以贯之”的忠恕之道就是其“仁”的理性内涵。孔于认为爱人要从大处、高处着眼,推己及人,做到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的本义就是要在社会中将爱推及他人,只有充满仁爱的社会才会和谐长久。孔子还曾说过“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 。他重视道德修养,强调自身的努力,即“为仁由己”,只有自身的道德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才有可能推及他人或者推及社会,在仁爱的推广中我们的国家和社会才会更加安定与和谐。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5:17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仁”作为最高范畴,其核心含义是“爱人”。或者说,关怀人、尊重人,即“爱人”乃“仁”之“本旨”。就“仁”的文字结构来看,是由“人”、“二”构成的,指两个人在一起。由两个人在一起,孔子进一步抽象,赋予其以“爱人”的道德内涵,并将其置于诸德之上,从而成为普遍性的最高范畴。基于此,孔子一生以关怀人、尊重人为立身之本。典型的事例是他闻知马厩被烧后的反应。《论语》记载:“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因此,孔子反对人殉、人牲,而且反对用土俑、木俑以为牺牲,甚至以“无后”来诅咒“始作俑者”。《孟子》记载:“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实际上,孔子对“仁”的核心含义有诸多论说,只不过未以定义的形式界说而已。一个人必须要有仁爱之心,才能完成其社会责任和义务。一个人一定要与父母兄弟有亲情,在亲情的基础上发扬光大,辐射到他人身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步一步向外辐射。将人的感情心理消融在人与人的世间关系中,建立了一种现实的伦理,心理的模式。对个体提出了社会性的义务与要求,把人与人的关系和社会交往作为人的本质和仁的重要标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