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二、仁的来源 [复制链接]

1#

仁是在孔儒学派产生之后才出现的,人的观念最先可能并不由儒提出,但是却为儒所吸纳、改造与推扬。我在《说文解字》中了解到:“仁,亲也。从人,从二。”这说明,仁是最先起源于血缘亲情的,因此它属于一种可感可察、可经历、可亲证的原始情感。我们首先能对家人有爱,才能对他人有爱,所以仁的施行是由内及外的,不是一开始就是广泛的、大范围的,所以古代的统治者施行仁政也是从亲族开始,这是仁爱精神的理性推演。另外,仁,是在由至少两个人以上所组成的社会群体结构中确立起来的关系共识,于是便具有可传递性、可通约性与约束性。所以只有在团体中仁的价值才有深刻的体现。我认为仁的来源一方面是古代社会的群体结构所要求的,另一方面也是古时人们精神和品格的道德要求,在仁不断的推广过程中,我们的社会才有不断的进步和提高,这也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要学习的重要道德品质。理解仁的来源和内涵,提高自己的内在品质,怀有仁爱之心,推行这一中华优秀传统美德。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5:08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仁“不是本来就有的也不是人们想象出来的,它是来自天地万物的精神,是自然长期发展的产物,来自我们善良的本性。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世衰道微,这就成为了孔子“仁”的思想得到认同的现实基础。冯友兰曾说:“孔子对于中国文化之贡献,即在一开始试将原有的制度,加以理论化,与以理论的根据。” 这话非常正确。而孔子所给与原有制度的“理论的根据”不是别的,正是仁。全新意义上的仁,完全是孔子动心忍性、敏求善思,自家体贴出来的,是孔子述中所作。仁者,就是会怀着一颗慈悲的心,对待与自己有或是没有利益冲突的人,能够悲悯大众。看透了这世间其实大家,都是在受罪,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背负了很多的遗憾和罪责。既然这样,自己就变得宽容善良,能够平静地宽恕对方的过失,使对方心怀感激。但这样的仁者,自己首先是一个很有能力和魄力的人,他们并不是没有暴力或者其他惩罚对方的能力,只是选择了宽恕罢了,这样才能获得对方的感激和尊敬。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