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不是本来就有的也不是人们想象出来的,它是来自天地万物的精神,是自然长期发展的产物,来自我们善良的本性。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世衰道微,这就成为了孔子“仁”的思想得到认同的现实基础。冯友兰曾说:“孔子对于中国文化之贡献,即在一开始试将原有的制度,加以理论化,与以理论的根据。” 这话非常正确。而孔子所给与原有制度的“理论的根据”不是别的,正是仁。全新意义上的仁,完全是孔子动心忍性、敏求善思,自家体贴出来的,是孔子述中所作。仁者,就是会怀着一颗慈悲的心,对待与自己有或是没有利益冲突的人,能够悲悯大众。看透了这世间其实大家,都是在受罪,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背负了很多的遗憾和罪责。既然这样,自己就变得宽容善良,能够平静地宽恕对方的过失,使对方心怀感激。但这样的仁者,自己首先是一个很有能力和魄力的人,他们并不是没有暴力或者其他惩罚对方的能力,只是选择了宽恕罢了,这样才能获得对方的感激和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