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学习之道,这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到今天我们学了十多年了,也未必能参个明白下面就简单谈谈自己的几点理解与感受。学习,首先要熟读精思。朱熹在《读书之要》中告诉我们“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绝非妄言。我们不仅要熟读,更要能背诵;要想理解书中大义,读与背是最简单的办法,却也是最有效的办法了。近期教育部称将高中背诵篇目增至七十二篇,网上众口不一:有人认为根本就没必要背诵,甚至在那里庆幸自己毕业早;亦有人举双手赞成,认为这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而且可以为这些学生们自身积累宝贵的财富。我是赞同后一种观点的,“腹有诗书气自华”,若不背过,怎能将这些精华收为己用,怎能提升自己的修养境界呢?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要循序渐进,不能急功近利,欲速则不达。但若自己熟读之后还是有不是甚解的地方,那么便需要第二点——虚心求教了。《论语》道:“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又有“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论是谁(地位身份高低方面),只要是学问精到,高于自己,那么我们就要虚心求教。自然,在受教之时,我们要做到尊师重道,这是为人的基本礼节,若最基本的“礼”都不能做到,那这便是“没余力”,也不必“学文”了。第三点,不论是自学还是学于他人,最重要的就是要心悟。朱熹曰:“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二程文集》中提到:“诵其言辞,解其训诂,而不及道,乃无用之糟粕耳。”所以说,学习一定要自己动脑思考领会,并与实践相结合,如此方能吸收书中精华,方能融会贯通,方能“举一隅以三隅反”。其四,学习上需要具备的品质有很多。比如专心致志,切忌浮躁,勤加练习,温故知新……当然,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对学习、对读书有兴趣、有热情,如此,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当你全心全意地努力地去做一件事情时,那些品质你不需要刻意去培养,它们自然就伴你左右了。最后我想谈一下学习的博和专的问题。在当今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博专须统一,二者不可偏废,即我们作为大学生在学习上既要“博”,又要“专”,只不过二者要有所偏重。既然我们的大学有专业的划分,而我们也做出了自己的选择,那我们首先就要把自己的专业学好,学扎实;此所谓“术业有专攻”。但同时我们也要对其他方面的知识有所涉猎,比如:我们是学文学的,但同时我们也要看一些关于哲学、历史学、逻辑学、心理学等方面的书籍,因为知识与知识之间都是融会贯通的,亦有“文史哲不分家”之说。这样,一来可以拓宽我们的知识面,开阔我们的视野;二来,我们对本专业的理解也就更为精确深刻了。《论语》有言:“博学而笃志”,窃以为,此乃要言妙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