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一、仁的定义 [复制链接]

1#

一部《论语》,不过一万多字,其中“仁”字竟先后出现一百多次。“仁”是孔子关于人的道德修养和思想情趣的最根本的观点,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把“仁”的思想施行于整个社会就是“仁政”,“仁政”是孔子一生追求的社会政治理想。孔子曾表示:采用我的主张,我就推行“仁政”;不采用我的主张,我就加强修养“仁”的品质。孔子“仁”的思想,集中体现在他对众弟子所请教“仁”的回答上。孔子论“仁”,有多重涵义的表述,既精炼又富有针对性,可以说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仁”的学说的精当阐发。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5:17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颜回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就是仁了。只要这样做了,天下的人都会赞许你。实行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问仁。子日:“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乎哉?《论语,颜渊》) 孔子在这里仅用“克己复礼”四个字,就极有针对性地阐述了“仁”在个人内在素质与外部素养方面的高深要求。颜回是孔子至为器重的弟子,曾被孔子赞扬说:“其心三月不违仁”,已具有“仁者”的基本内在素质所以,孔子回答颜回请教“仁”的问题时,着重谈了“礼”的要求。在孔子看来“仁者”必须以遵循“礼”为出发点,以重建“礼”制社会为归宿,也就是说要“克己复礼”他认为,只有通过“礼”的修养,才能更好地达到“仁”的理想。所以,孔子希望颜回能进一步修习礼仪,加强外部修养,成为一个完美的“仁”的实践者。
TOP
3#

冉雍(字仲弓) 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告诉他说:“出门办事就像接待贵宾一样郑重,役使百姓就像承办祭礼一样谨慎。自己不想承受的事务,不要
强加给别人。在国内没有怨恨,在家里也没有怨恨。”(仲弓问仁。子日:“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帮无怨,在家无怨。《论语,颜渊》) 冉雍以德行著称,孔子对他很器重,认为他可以做一个优秀的地方长官。这里,孔子向他解释“仁”的问题,特别强调了“仁”在行政事务中的具体要求,为他在日后的从政生涯指明了道路。孔子在这里对“仁”的阐述,从几个不同的方面指出了“仁”的原则,毫无空谈泛论之嫌,句句扎实、恳切、凝练。尤其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句,已成为千古名句。
TOP
4#

司马耕性格急躁,喜好言谈,他向孔子请教怎样做才算“仁”,孔子告诉他:“仁人说话谨慎”。司马耕对此有些不理解,也有几分不满意,追问道:“说话谨慎就可以说是仁了吗?”孔子紧接着反问他事情做起来难,说起来能不谨慎吗?(司马牛问仁。子日:仁者,其言也‘言刃’。日:其言也‘言刃’,斯谓之仁已乎?子日:“为之难,言之得无‘刃’乎?”一《论语:颜渊》)孔子仅以“说话谨慎”回答了司马耕所请教的“仁”,抓住了“仁者”的言谈要则,也抓住了弟子的性格特色。
TOP
5#

子张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概括为五个字: 恭、宽、信、敏、惠。孔子认为能做到这五点就是仁爱了。孔子还进一步解释说:“恭就是庄重,庄重就不致遭到侮辱; 宽就是宽厚,宽厚就能得到众人的拥戴; 信就是信诚,信诚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 敏就是勤敏,敏就能取得成功; 惠就是慈惠,慈惠就能够很好地使用他人。”(子张问仁。孔子日: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日:“恭、宽、信、
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一《论语,阳货》) 这些话非常恰切地体现了孔子期望通过理想人格的实现来推行“仁”的理想、构建“仁”的社会的心情。同时,“恭、宽、信、敏、惠”这五种品德也正是针对子张的言论自负、见解偏激的不足而提出的。孔子勉励他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靠自身的不懈努力,最终达到“仁”的标准。
TOP
6#

品读《论语》,领悟孔子对“仁”的阐述,使自己既得到了一种理趣充盈的愉悦,也在思想上受到触动。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