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论“仁”
樊迟问仁,子曰:“仁者,爱人。”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子张问仁:“能行五者于天下,可谓仁矣。”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不仅体现出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观,更表现出,孔子并非给“仁”下定义,他认为重在行,即言行要一致,知行要统一,这也是人完善自我的追求,因为人无完人。仁的涵义中既有具体的所指,也有普遍的道理:“仁者,爱人”;既有现实的出发点:“我欲仁斯人至矣”;也是难以达到的目标:“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既有行的问题,也有知,即自我反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