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一、赡养父母 [复制链接]

1#

中华孝道的内涵是:赡养父母长辈;敬爱父母长辈;继承父母之志;祭祀祖先,承袭祖先之德;事亲以礼;不自取其辱,不轻生毁己,以免危及父母;从义不从父,从道不从亲。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是对长辈的无条件服从,对晚辈的权利与人格的不尊重,尊卑观念严重,男尊女卑现象突出,必须根据仁、义、智、毅的原则进行纠正。倡导的精神,可以养成中华民族践行孝道的民族品格。《孝经 纪孝行》中说道“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这句话可译为:孝子对待父母,平时要表现得恭敬,赡养父母要表现得愉快,父母生病时要表现得很担忧,父母去世要表现得很悲哀,祭祀父母要表现得很庄重。

是一种文化,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中,不乏关于的典故与文章,有杨香打虎救父”“黄香扇枕温床”“庭坚涤秽事亲等等。它已深深扎进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是一种责任,孝不是挂在嘴边的顺口溜,他需要的是我们的行动,而行动的基础是我们必须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责任感,没了责任就之是一种在乎于表面的做作。只有有了责任感行动才会细腻深入,才会是发自内心。只有这样才配称之为孝!是一种感恩,母亲怀胎十月,历尽艰辛与孕育了我们,父母耗其一身,只为养育我们成人。每一个细节父母是那么的入微,在《论语》中父母唯其疾之忧提到了父母的无微不至,说的是父母最都有的是子女患疾病。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的情感在我们身边又何不是时时发生。父母付出的是心血我们怎能不感激呢?

父母是自己最亲最亲的人,他们辛苦把我们养大,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他们无论做什么首先想道的是自己的孩子,他们做任何事情都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当他们老了时候我们应该尽自己的所能来满足他们,来照顾他们,孝敬他们。现在许多孩子都不知怎么孝敬父母,好多时候即使是好意也会弄的很糟糕。好多人会有路还很长孝敬父母可以慢慢来的心态,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好多东西一旦失去就无法挽回,到那是所谓的孝最多也就是无意义的呼喊,所有的一切都无意义。所以在我们平时我们应该注意一些细节,抓住每一次机会!一声问候。其实孝敬父母很简单,它体现一些细节上:如果在家的,经常帮帮父母,多和他们谈谈心里话,让他们感到不寂寞,感到有儿女的陪伴,如果在外边的,要经常给家里打个电话,告诉他们你很好,不会让他们担心,不会让他们有负担,告诉他们你生活得很好,其实就是生活得细节了。当他们生病时,无论你在哪都要立刻回家陪在他们的身边,照顾他们,微笑着递给他们一杯温水,亲切的问一声:“妈,好些了吗?”等等。这就是孝敬父母。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43:08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