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八、践行仁道 [复制链接]

1#

仁是中国儒家学派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孔子把“仁”定义为“爱人”,并解释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句话可译为:孔子说:“立志于大道,遵从道德准则,依从于仁道,游身于六艺之中。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流离时也必定如此。译为:孔子说:“富和贵是人们所需要的,不通过正当的途径,即便有了富贵,也不能安处;贫和穷是人们所嫌弃的,不通过正当途径,即便处于贫穷之中,也不自我嫌弃。君子任何时候都不违背仁,匆忙急迫中必定如此,颠沛流离时也必定如此。”。这些句子都说到了贱行仁道。

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征,他把关注的焦点投向社会,投向现实。孔子关于“仁”的学说不是纯粹思辨性的形而上的理论体系,更多的是结合具体行为方式告诉人们应该怎么做,这不是哲学意义上的实践理性的体现,而是对一般民众人格升华、人性解放的终极关怀。孔子还认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为了崇高的“仁”的境界,绝不做违背最高道德准则的事 ,必要的时候要不惜牺牲自己来成就这一事业。以至于“杀身成仁”成为后世一些知识分子报国捐躯的行为准则,多少“仁人志士”在此原则的指引下奋不顾身地为国家、为民族事业而奋斗终生。孔子认为践行仁道的方式有三:1通过教育自己门下的弟子仁道,让弟子们再去推广仁道;2通过游说诸侯,即亲自去教育诸侯;3通过著书立说来推广仁道 。

在当今社会贱行仁道要从每一个人做起,每个人都要严格要求自己,看到别人需要帮助时就热情的给以帮助。爱身边的每一个人,无论他是不是你的亲人,无论他是老人还是小孩,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把对自己亲人的爱推广到社会上的每个人身上。如果你是一个从政者那更要心系国家、心系百姓。为人民办好每一件事。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4:05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