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六、义利相依 [复制链接]

1#

利和义并不是相对立的。
利是从生理需要中派生出来的,他是基础。
义是人们更高的需求层次,也叫自我实现的表现形式。
没有利就没有义,如昨天“动物世界”上播出的猴子,它得到四个坚果,先是自己慌忙拿起来,后来(想了想)又分给另外一个猴子两个。它是考虑到是那只猴子想的办法才得到坚果,它又是同伴,两只猴今后还要合作,所以。。。。
有的朋友要反问了,有的人在“义”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利”他只是出于同情和帮助,出于自我的良心。对了,就是出于这种“相同的心情(同情)”和“良心”,才让他去帮助别人。这也正是庄子的“怵惕恻隐”之心的道理。
“问心无愧”更是突出地说明了这个道理,“私利”就是自己的“心”。
所以说,不要怕利字,人人都需要,然而,在特殊时候,动动恻隐之心,义字占先,救别人之难,圆自己之心,高尚也。说不定还会有名利(目的之外的)!就是死了,心无愧。
最后回答你的话:好把握,问心无愧就行了。不要不切合实际地去舍利取义,但也不能见利忘义。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0:03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