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十二、见利思义 [复制链接]

1#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这么说道。义利之辨,贯穿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命题。我觉得这个争论有点类似与康德所讨论的,有德无福和有福无德的现象。正是现实生活中,利与义似乎存在不可兼得的情况,所以我们需要去探讨义与利究竟何者更加重要。康德给出的答案是:假定上帝的存在。上帝之眼会记录我们的行为,用客观公正的标准评价世人的道德行为。而中国古代圣贤的回答是:见利思义。这里似乎就暗含了一个前提:义与利似乎并不是完全冲突的,在有些情况下,我们是可以通过义的方法去获得利,这就可以达到双赢的结果。但有时,利与义就是冲突的,非此即彼,那么此刻应该怎么办呢?同样的,见利思义。将格局打的更开,不要只看见眼前的利益,更要开到更宽的社会的和谐与公平,做出尊崇内心良善的选择。这里个回答其实与康德的回答也是有相似之处的,只不过康德的评判来自外在的上帝,而圣贤的选择源自内心的善良。礼仪之辩争争吵吵几千年,但希望有一天,我们会像孟子一样,在义与利之间,毫不犹疑的选择义。“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那是因为义才是心中更重要的东西呀!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5:54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