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爱人。仁者之心柔软,于人世间痛苦能感同身受,由此怜悯世人,然后爱人。“博爱之谓仁”,仁者能博爱,这爱不局限于亲友,而是由亲人始而扩展到他人,即其他陌生人。“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而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唐]韩愈《韩昌黎集?原道》)仁循于道,道为天理人事之理,仁无逆此,乃顺道而为者。《论语》中,有其它弟子问孔子何为仁,孔子针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如回答颜子为“克己复礼”,窃以为能合理,能顺道是仁。此仁乃生生,焕发人之生机、生命力,引人之所思所行皆合于理,合于道。能行仁时常是能“足乎己而无待于外”。这很好理解。常常人们在自我有仁,纯善之理充沛内心时,才能对外释放爱与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