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二、仁的来源 [复制链接]

1#

求仁于善性
        孟子提倡性善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无恻隐之心,非人也。且不论人性之始究竟是善还是恶,人皆有恻隐之心、不忍人之心,我是赞同的,这是人之为人的本性,恻隐之心是人不同于动物、禽兽的区别。从这一恻隐之心出发以求仁,借朱子之言就是因其情之发,其性可得而见,朱子将仁为性,恻隐为情,即可由恻隐之情发,寻仁端之现。
        当今社会人们不敢扶老人过马路,对危害他人的行为视而不见等。很多人把这些现象的原因归结为人性冷漠,在我看来,皆为孟子所说的“自贼”,恻隐、羞恶、是非、辞让之心是为四端,四端为人之所必有之者,有四端而说其不能以仁爱礼智行事,皆为自贼。自贼者皆以已之私欲为先,不知何为之仁爱。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5:08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