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四、礼的规范 [复制链接]

1#

礼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如“鼎”。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鼎”字也被赋予“显赫”“尊贵”“盛大”等引申意义。古代会按照等级位置规定鼎的数量。儒家宣传的理想封建社会秩序是贵贱、尊卑、长幼、亲疏有别,要求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符合他们在家族内的身份和社会、政治地位,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行为规范,这就是礼。 在封建时代,礼维持社会、政治秩序,巩固等级制度,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和权利义务的规范和准则。礼既是中国古代法律的渊源之一,也是古代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礼的中心是社会关系,所有的社会结构都是从礼这里出发衍生出来的。这就是完整清晰的知道了孔学礼教和现代社会学说联系起来了。孔学的礼不是仅指一般的礼仪,礼仪只是遵循礼(社会关系)的一种表达形式而已。礼的本质就是社会关系,有什么样的社会关系就有什么样的礼“礼”。礼也体现在社会日常生活中,如孔子所说的“尊老爱幼”“容颜端庄”等例如餐桌礼仪,祭拜礼仪,待人礼仪等。这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学会谦让:坐车要给老人让座,有好的东西要跟朋友分享,不争不抢。
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他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德治,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限制。到了战国时期,孟子把仁、义、礼、智作为基本的道德规范,礼为“辞让之心”,成为人的德行之一。荀子比孟子更为重视礼,他著有《礼论》,论证了“礼”的起源和社会作用。他认为礼使社会上每个人在贵贱、长幼、贫富等等级制中都有恰当的地位。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7:50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学习礼仪,是有益于提升自我综合素质的。现在的教育提倡促进学生的全面综合能力的发展与进步,在把握好知识性基础性之上,在德育与思想觉悟与认识上加以学习也是及其有必要的。学习礼仪,作为学生,表现为对父母要孝顺,要懂得尊老爱幼,要学会帮助体谅父母;对老师要尊重,要礼貌相待,以学生的身份对待老师;对同学,要有爱,平等相处,和平共处,相互帮助,相互关心。作为当代大学生,学校礼仪,是加强自身综合素养的手段与途径,特别是完善自我的必要方法。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所提出的学生发展观是全面发展的学生,即是要在德智体美劳方面都能平衡发展,全面发展。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