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一、礼的精神 [复制链接]

1#

“礼”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传承了几千年后仍在继续沿承。像“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等成语,并不是凭空捏闹出来的,而是我们的先人在他们那时就已经在这样做了。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礼”自古至今并近没有被时间的洪流给冲垮,反而愈挫愈勇,在时间的催化下愈显光芒。可见它就像真理一样永不可变。

在当今世界上也一度强调礼节的时期,我们不得不再度拾起甚至要被我们抛掷脑后去的礼。在好长时间没有真正接触礼的情况下,我们需要重新了解一下到底什么才是礼,更何况我们本来就不怎么了解。

礼,不仅仅指我们从小学到的那些日常礼仪,更包括在生活中我们的精神状态,尤其是在待人接物,为人处世时自己的心理以及由此而引发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人人平等,这是个再通俗不过的常识。平等是意味着精神灵魂上的无等级而不是物质神会地位上的差距。这些不正是要求我们为人时要学会恭敬吗?恭敬谦虚的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不管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不管他是富人还是贫人,不管他是有教养还是无理取闹。只要他是我们生活中的人,恭敬就是一个永不会改变的话题,恭敬并不代表你的懦弱无知,他只会给你带来更加和平的环境,是复杂的局面于无声中简化。

当然,为礼并不是人人都学得来的事,它首先要求的是要具备一颗人爱的心。有了仁爱之心,也就相当于具有了行仁的动力。只有本性如此的人才会在不需要外力的驱动下就自觉的进行礼的活动。

礼,其实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的努力习得的。不经过苦思,不经过实践,哪会那么轻易就有人生的彩虹出现?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8:15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