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一、贪欲之害 [复制链接]

1#

   常言道:欲壑难填。领导干部一旦利欲熏心,就难免利令智昏,将党纪国法置于脑后,腐化堕落,以致葬送自己的前程乃至性命。河北省原省委书记程维高的秘书李真,风闻上级可能查处他的消息后,急于将赃款转移到香港。但一看箱子里钱不满,又向某老板索要50万元,填满箱子后,再把多余的钱放到另一个箱子里。可惜,还没来得及填满另一个箱子,地狱之门就向他敞开了。一个“贪”字把他引向了人生的绝路。这正应了《红楼梦》里的一句话:“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但贪官的落马,并未唤起所有人的警醒,有人仍然被荒谬的理论、错误的心态遮住了双眼,以致难泯贪欲之心、不思贪欲之害。
“吃点拿点收点,不算什么大问题”,这种自谅心态使有些人忽视了贪欲之害。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贪官落马的惨痛教训,使有些人对十几万、几十万元的大“红包”不得不心存畏惧。但他们对“喝个小酒、收个小礼、受个小贿”等等“小诱惑”,往往毫无畏惧之心,统统照单笑纳。在他们看来,收大礼受大贿风险大,一旦暴露将受到严惩;而收点小礼违纪不犯法,警察管不着,法官判不着,处分够不着。殊不知,“恶不积不足以灭身”。一个人贪欲之口一开,就不会满足于小打小闹,很难在诱惑面前止步,最终会滑入贪欲的泥潭难以自拔。
“别人这样,我为什么不能这样”,这种攀比心态使有些人忘记了贪欲之害。当今社会,有些人越来越难耐“清水衙门”之苦,难守“当官即不许发财”的信条。在他们看来,论资历我不浅,论贡献我不少,论职位我不低,论权力我不小,凭什么别人能捞我不能捞,别人能享受我不能享受?当他们和别人比谁的权大、谁的钱多、谁的生活潇洒时,满脑子想的是怎样攫取,哪里还会想到贪欲之害?在贪婪之路上如此“赛跑”的人,应该好好想想成克杰、王怀忠、李真之流的可耻下场,想想这些贪官是怎样一步步走向大牢和地狱之门的,仔细思考贪欲之害,尽快疗救贪婪之心。不然,等在前面的,只能是牢狱之苦甚至是杀身之祸。“你知我知,绝对不会出事”,这种侥幸心态使有些人模糊了贪欲之害。受贿也好,贪污也罢,大多是在阴暗的角落里进行的,有的人总是自作聪明地认为,自己做得绝对巧妙,知情范围小,攻守同盟牢,安全系数大,贪婪之举别人不会知道,上级不会查究。在这种侥幸心理的支配下,收受贿赂时原本颤抖抖的手就不那么颤抖了,原本怦怦跳的心也不那么紧张了,收受贿赂也就心安理得了。但是,“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建立在贪欲基础上的攻守同盟、“安全防线”,在法纪的铁拳面前往往不堪一击。“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任何心存侥幸、以身试法的人,最终都难逃法纪的严惩。“船到码头车到站,再不捞就没机会了”,这种冒险心态使有些人毫不顾忌贪欲之害。时下有种“59岁现象”很值得深思。个别领导干部在自己即将离退休的时候,想的不是给社会给人民多留点什么,而是更多地考虑自己和家人的后路前途。他们违背了入党之初的誓言,抛弃了几十年的操守,用最后的权力竭力为自己打造退休后的“蜜巢”,为子女积累未来生活的资本。当他们伸出黑手疯狂攫取的时候,或许也曾犹豫过、胆怯过,但“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不捞白不捞”的赌徒心态,引诱他们孤注一掷,铤而走险。“世上从来就没有免费的午餐”,拿人民赋予的权力作赌注捞取不义之财的人,到头来不仅会毁掉自己的一生清白乃至身家性命,还可能累及亲友,贻害无穷。
一位西方哲人曾忠告世人,“贪婪可以撕裂信仰的肌肉,麻痹感知的悟性。它怀疑未来的前景,而只看中眼前的实惠。”无数的教训告诫我们,贪图金钱、权力、美色,只能滑进腐败之门、踏上不归之路。因此,我们每个同志,都应该常给自己打打“预防针”,堵住每一个贪欲的缺口,坚守高尚的道德情操,永远远离贪欲之害。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45:28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