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一、忠的内涵 [复制链接]

1#

忠,在《说文解字》中被解释为:“敬也。从心,中声。”《说文》解释,古以不懈于心为敬;必尽心任事始能不懈于位;故忠从心。又以中有不偏不倚之意,忠为正直之德,故从中声。段玉裁进一步注之曰“敬者,肃也,未有尽心而不敬者”。对于忠,《玉篇》解释为:“直也。”《增韵》解释为:“内尽其心,而不欺也。” 《广韵》解释为“无私也”。基本的含义就是尽心、诚意地对待他人。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忠”原指为人诚恳厚道、尽心尽力,尽力做好本分的事,比如“志虑忠纯”,“尽心于人曰忠,不欺于己曰信”。忠首先是作为一般社会性道德观念而出现的,往往具有真诚、正直、恭敬等含义。从小篆的造字可见“忠”字是存心居中,正直不偏。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41:25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忠”有如下内涵:
1.“忠”是规范一切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是待人接物的基本之道。其具体要求是诚而不欺、与人为善、先人后己、助人为乐等。如《增韵》训“忠”为“内尽其心而不欺。”孔子在回答子张问“行”时则说:“言忠信,行笃敬”;在回答樊迟问“仁”时言:“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在回答子张问“政”时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在回答子贡问“友”时所说:“忠告而善道之”。《孟子·滕文公上》则有“教人以善谓之忠”等。这些表述都是指人与人相处的基本原则。“忠”应该是发自内心的,是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正如《国语·晋语》中所说“忠自中”(韦昭注:自中出也)。凡是忠心为他人的思想言行,皆可称之为“忠”。但若不是发自内心,而是屈服于武力和权势的恭敬顺从,不能叫做“忠”。曾子一日三省其身,其中之一是“为人谋而不忠乎”。“为人谋”,即为他人谋划,帮助他人。同是“为人谋”,有的是全心全意;有的是半心半意;有的却是虚情假意。曾子内心自省、反躬自问的做法,说明了“忠”是发自内心而又外化为语言行动的。所以,“忠”是尽心与尽力、内心情感与外在行为的统一。
2.“忠”具有规范公私伦理范畴的意义。作为尽心尽力尽责的“忠”,从其出现之始就带有“公”、“私”之别的意义。先秦典籍中谈到“忠”,不少地方都与“利公”、“利民”相联系,包括君与臣的言行,而不是专指臣事君的道德要求。如说“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无私,忠也。”“以私害公,非忠也。”“为人君者,中正而无私;为人臣者,忠信而不党”等。这些表述明确地提出了君与臣的各自职守,其主要精神重在公正无私、利民尽职。《忠经》把这些认识概括为“忠者,中也,致公无私”。说明“忠”的具体价值取向是“致公无私”。“忠”规范公、私关系原则的这一积极含义,在传统中国一直延续下来,并为现代社会所承袭。
3.“忠”在先秦时期还指统治者对人民的态度行为,是约束君王政治行为的道德信条。《左传·桓公六年》记载季梁的话说:“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上思利民,忠也。”这是要求统治者为民谋利、造福于民。《管子·幼官图》说道:“躬行仁义,极忠用信,则王。”把忠信作为为政之德。可见,“忠”亦是君主诸侯应具备的德行。统治阶级对老百姓也要求“忠”,是和上述“忠”的“利民尽职”、“致公无私”等意义紧密相连的,也是先秦时期“民本”思想的一种体现。“民本”思想在我国有着悠久的传统,先秦文献《尚书》、《论语》、《孟子》、《荀子》、《管子》等都有关于“民本”思想的论述。“民本”思想实际上就是“重民”思想,是重视和承认百姓在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承认和尊重人的独立人格、价值、意志的思想。统治者为政,以民为本,恭行仁义,取信于民,为民造福,就是“重民”,就是对人民的“忠”。
4.“忠”也是民对待国家的态度和行为。“忠”的这一含义在《左传》中有较多的表述。如晋大夫赵文子说:“临患不忘国,忠也。”晋国大夫荀息说:“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在困难面前,能够先想到自己的国家;有利于国家的事情,知道了就义不容辞地去做,这就是“忠”。《战国策·赵策二》所记“忠不辟危”;《荀子·臣道》所记“出死无私,致忠而公,夫是之谓通忠之顺”等,也都表达了这一含义。可见,在先秦时期,“忠”不仅是人与人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也还包括了个体对待国家的责任和义务。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