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十二、廉洁 [复制链接]

1#

倒看中国古代帝国,每一个朝代的灭亡多多少少跟官场黑暗,跟贪污腐败之人有关。执政者不再为民而做,而是被钱财权力所支配时,势必造成国家混乱,执政者失去民心,国家不再正常运转而是走向灭亡。古代管子在治国理政上就很推崇廉政,管子理政非常重视道德教化,强调礼义耻感伦理和荣辱观,《管子·牧民》中提到“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可以看出管子非常重视礼义廉耻的建设,认为如果丢到四维则国家就会灭亡。其中“廉维”的思想对官场的整治和治国有着重要的影响,管子认为“廉”是治理国家必须要坚持的一项非常重要准则。《管子·牧民》指出“廉不蔽恶”“不蔽恶,则行自全”认为有廉就不会掩饰过错,不掩饰过错,行为就会端正。可以看出管子认为国家“廉”不仅可以惩治贪污之徒,而且还会影响整个国家的行为不发生偏差。认为廉政的国家就算遇到困难,也可以排除万难,重新振作起来,走向繁荣富强。即《管子·牧民》中提到的“覆可起也”。
管子认为国家机器不能够廉政,那么国家就会失去民心,继而导致国家不能正常运转。管子认为国家廉政首先应该去奢节俭,在《管子·八观》中有这么一句话“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民贫则奸智生,奸智生则邪巧作。故奸邪之所生,生于匮不足;匮不足之所生,生于侈;侈之所生,生于毋度。故曰,审度量,节衣服,俭财用,禁侈泰,为国之急也。不通于若计者,不可使用国。”正是对于国家应该节俭的重视,奢侈会导致国家贫困,民不聊生。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43:41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