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孝”怎样实施,怎样实行孝道,在《论语》中也有提出规范。在《论语·为政》中就有记载“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 我对曰,无违。’樊迟日:‘何谓也?’子日:‘生,事之以礼。死,葬之 以礼,祭之以礼。’”从孔子在回答孟懿子和樊迟的回答中看,“孝”的表现应该是父母生时事之以礼,死后要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所以孔子把“礼”作为“孝”的行为标准。具体来看,《论语》中对“孝”的行为规范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一、物质奉养,民以食为天。行孝最基本的当然是让父母衣食无忧,在物质上赡养父母,保障父母基本生存条件;二、论语·里仁》中有这么一句“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说的就是父母在世,不做远游;如果必须远行,也应该有一个确定的方位。《论语·学而》也提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作为一个真正“仁”人,应该常记父母多年的养育之恩,心存感激,在父母在实施多陪陪他们;三、父母去世:葬祭以哀,坚守其道,父母在世的时候,让父母开心,让他们可以颐养天年,以此来报答父母对于自己的恩情,直至父母去世。对于父母去世,不是“孝”的终点,还是要继续尽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