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三、继承父志 [复制链接]

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
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在这一章中,孔子将“孝”字进行了具体化的表达。父亲去世了,也要按照父亲的做法去行事。一是要延续父亲以前的方针政策或者处事原则,国法或家规,二是要延续和照顾父亲以前的旧情。不能说父亲过去与李家友好,与王家敌视,换成儿子做主子了,反而与李家敌视,而与王家友好。
我认为继承父志这一行为本身有利有弊,父亲生活阅历多,看待问题会比孩子更清晰,也更容易看到问题的本质,对于好的父志我们理应继承。但不能完全照搬,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应该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兴趣过自己的生活。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42:41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