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何以成“仁”?孔子曾言:“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也就是说践行仁道,根本还是在于自己,强调了道德实践的主体性原则。而主体自身要通过自我内心反省即自觉活动以及努力来求“仁”。首先,“仁”的精神是“爱人”,这是道德义务的意识的体现。这样人人相亲相爱,社会和睦。在这个意义上,“爱人”就如一个“绝对命令”,是人人都应该承担的道德义务。“仁”的体现是“忠恕”,这是道德责任的意识体现,在这个角度上,“成全他人和宽容他人”,在个体的生存发展中有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仁”的实施方式是“克己”,正所谓“非礼勿视,非礼误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充分强调了人的道德自律意识。道德主体自己要由充分的自律意识来不断克制自己,从而实现“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