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中国传统孝道的精髓在于提倡对父母首先要“敬”和“爱”,没有敬和爱,就淡不上孝。书中唐小山遵从父亲之意改名唐闺臣并赴京赶考,枝兰音遵从父亲之意远离家乡外出治病,她们都没有忤逆其父之意,而是尊从他们的意愿,不让父母因己动怒,希望父母能够心情舒畅、内心愉悦,所以她们不敢为父母添堵,这也体现了她们对父母的尊敬之情。《论语•为政》里也记载了孔子的许多弟子向他问孝的事情。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对子游的发问,孔子说得极有道理。关于如何具体行孝,孔子在这里突出了一个“敬”字,很是精僻到位!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孔子明确地提出在伺俸父母时,还要做得和颜悦色。他特别强调这个态度问题,主要是在于为人子女者的孝心是否根于诚笃,要求子女要确实出于敬爱之心,真心实意。敬爱父母需要顺遂他们的心意,但这绝不是要求我们盲从父母的所有决定,关于这一点孔子在《孝经》中讲得十分明确,有这样一段话是为明证:曾子曰:“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说儿子处处听老子的话是不是就算孝?子曰:“是何言欤!是何言欤!”孔子讲,你说的是什么话!对曾子给予了批评。《孝经》谏诤章指出:“父有争子,则身不陷於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於父”,也就是说,在父母有不义的时候,不仅不能顺从,而应谏诤父母,使其改正不义,这样可以防止父母陷於不义。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把权衡对错利弊的标尺,对于父母的正确的决定,我们应毫不犹豫地支持并实践,但对于一些不合理甚至错误的要求,如果我们一味地盲从,反倒陷父母于不利的境地,这时我们就不是在尽孝而是在伤害父母,但在劝谏时也要掌握方法使父母心情愉悦,这是对父母的敬爱。所以,“敬爱”两字,个中意味值得一生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