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三、仁与爱 [复制链接]

1#

“仁”是儒家文化的核心,也是至今为止探讨儒家文化总也绕不过去的话题。就像文章当中说的“仁是根,恻隐就像是萌芽”,恻隐之心人人都会有,但是“爱”并不一定是人人都有。因为“爱”太复杂。下面说一下笔者个人的看法。
  文章当中提到的“爱”,可能是“博爱”的“爱”,这种爱是伟大的,也是辛劳的,因为太无私,范围太广。而人的本性又是自私的,仁德精力,能力和时间又都是有限的。况且,如有那么一个人真的做到了博爱,爱所有的人,那么他真的还有爱吗?这个时候并不否认,他的所谓的“爱”是基于仁的。但是,站在普通人的角度,爱是始终有等级差别的。
  另外,还有离我们最近的爱,朋友之间的爱,男女之间的爱,和父母之间的爱,大部分可能都不是基于仁慈的,它往往就是一种情绪,或者说是一种情愫,情绪持久下去便自然形成一种情感,这种情感是没有道德不道德的说法的。
但是,无论是哪种爱,都有可能是人的一种本能的需要,爱你,是因为需要你。有消极和积极的意义,积极在于,被爱的人,不需要争取,消极在于,未被爱的人,争取不来。
最后,对于出于某种功利的目的,那便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了。那仅仅是达到目的使用的一种手段或者说辞。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4:53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