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如何把握孔子的“仁” [复制链接]

1#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得巨大发展的同时,在中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文化礼仪也正在现实的面前经历考验:家庭破残,夫妻子女反目成仇,父不慈,子不孝,生活被各种欲望和金钱充满。。。。。。仁和义在国民心中的地位越来越低,物质丰富的同时道德却正在下降,也有很多人把希望寄托在西方的那些比较健全的解决方法,殊不知,中国与西方所处发展阶段不同,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也当有所区别,就如同中国的大学教育不能盲目向美国靠拢一样,美国是以科技产业为主导,能消化那么多大学生,中国是重工业化,不需要那么多科研型大学生。

       在众多国人丧失仁义的同时,重扬中国自己独特的民族道德,这是很有必要的,中国社会的仁义价值观应该有去除某些糟粕之后的儒家思想的一席之地。中国应该把儒家思想重新拾起来了。何谓仁?
  仁者,人二也。指在与另一个人相处时,能做到融洽和谐,即为仁。
  仁者,易也。凡事不能光想着自己,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为别人考虑,做事为人为己,即为仁。
  儒家重仁,仁者,爱人也。简言之,能爱人即为仁。
  
  何谓义?
  义者,人字出头,加一点。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出头,帮人一把,即为义。
  古字义,离不开我,用我身上的王去辨别是非,在人家需要时,及时出手,帮人家一两下,即为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