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十一: 仁: 主题题解 [复制链接]

1#

仁者,爱人。儒学的发生是来自中国传统的精耕小农熟人社会,所以儒家的天道即人道,仁也就是谈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
熟人相处的基本原则就是体让,所以曾子体会仁说:忠恕而已。忠者,尽己为人,恕者,推己及人。因而仁就是本恻隐之心而成人。没有恻隐之心,仁所推导的礼乐就是虚伪的,形式的,其成人之行也就变成了伪善、变成了迎合。仁之所以是诸德之统率,也就在于此:仁的出发点不是自己而是他人,是整个家国,是整个族群的利益。
那仁是不是光考虑别人,不考虑自己呢?当然不!我体谅你、我理解你、我支持你,但我能否成全你,前提条件是我能做到!所以仁还是一种大智慧,我了解了所有人的欲望,然后加以调和、说服、扬弃,最终达至和舟共济的群体满意解(在夫子的理想中当然是大同的最优解了)。
所以,我所理解的仁是恻隐心+大智慧,没有这个智慧为手段,仁也就变成了迂腐,变成了空想。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5:26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