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五、仁的价值 [复制链接]

1#

西方国家的精神核心与中国精神价值核心的相关论述


何谓仁?何谓义?何谓仁爱?这是一个to be or not to be的问题,几千年前的先辈们就已经看出了它存在的价值并倡导实践,孔子面对这个费尔巴哈式的问题,也并没有给出具体的解说,而是通过相关的比喻给予旁敲侧击的阐述:什么仁者乐山,仁者无敌等等等等。并且在《论语》里面提出了很多关于仁的精辟论述,仁的思想贯穿孔子整个学说。


仁义思想之于中国,好比自由平等博爱思想之于西方国家。但是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西方国家的精神核心主要是外向的,向外拓展与延伸的,而中国的精神核心思想则主要是内敛自省的,简明了说,就是西方精神核心是对外,对别人行为的探讨,而中国则是对自己的反省与思考。


上面说到,中国的精神核心思想主要是内敛自省,这就存在一个问题,不是每个人都会去内敛自省,好比你不可能让一个成天买白菜的大妈考虑仁义道德国家大事,她只关心今天的白菜能不能卖完。但是在西方,正因为它的价值体系是关乎人民切身利益的,国家的命运与民众的命运捆绑在了一起,我们经常在好莱坞电影里看到这种对话:一个平民指着警察的鼻子骂道:你不要忘了我是纳税人!但是在中国,仁义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它没有具体的约束力,只有靠老百姓的自觉性与悟性,它将人民的命运与仁义道德等隔离开了,所以很容易造成核心价值精神的流逝,这或许也是当今社会层层怪相出现的原因。


把中国特色的仁义价值体系与民众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这或许会是中国共产党的又一特色理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6-17 14:51:00编辑过]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4:24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