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作为整个儒家学派的核心概念,可以说儒家的体系都是依照着“仁”而建立起来的,“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中如是说,失去了“仁”,有如万丈高楼失去了基础。“仁”是基于人们心中最根本的道德基础,这时“仁”还处于“未发”的阶段,但是它已经根植于每个人心中,这就说明每个人都有行为“仁”的基础,每个人都可以在之后以“仁”为中心来成为一个道德的人。
如果失去了“仁”,那么我们再去说后面的“礼”说后面的“行”就失去了依据,这里的“仁”有一种内在性和自发性,也就是说当我们去做一件道德的事,或者我们构建 一系列的礼仪制度,并去遵守“礼”时我们就失去了我们内在的动因。
儒家注重人内在的精神修养,丢掉了“仁”的“礼”和道德,那么“礼”和“道德”就会外在于人,成为压制人的一种制度,更会演变成钳制人的一种工具,如此而来,儒家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就是失去了它的内涵,也无法像现在这样流传百世。
儒家从人的内心基础出发,从道德的层面解放出人的自由,从此出发建构起整个社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