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大基石是孔孟儒学和老庄哲学。
建立在中华文化统一道德观、社会观、价值观基础上的饮食文化的意识核心与传统儒家、道家的主张息息相关,表现为:求和、养生、变化等。中国饮食中这种有形的特征还有很多,总之从这些大家很熟悉的表面特征里,我们才能理解为什么中国的饮食能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古代所说的“天人关系”,不仅在祭祀中有所体现,还表现为中国人强调进食与宇宙节律调同步。“阴阳五行”的思想,使我们把味道分为“五味”,甚至把为数众多的谷物纳入“五谷”。
“中”、“和”的思想也成为烹饪的概念。因此说饮食生活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特性。古代说的“天人关系”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是讲“天道”与“人道”,从而把“天人合一”看作是讲人类与大自然相互依存道理的。实际上古人说的天人合一往往是指“天”有意志,它通过天子支配人事,人要顺“天”以感动天意。祭祀是人感动天的手段之一。中国是农业大国、礼仪之邦,农业的发展促进了素食文化的形成。广阔的地域和多变的气候促使南、北方各自开发和发展了具有地域特色的饮食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