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一、和谐原理 [复制链接]

1#

《孟子》有言:“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实际上我们不得不承认每个人都有私心,或者说为自己着想的潜意识,但是,当我们将这里的“自己”不仅仅简单地、机械地定义为一个个体而将其扩大为身边的每个人的时候,我们就将这个“私”扩大到了整个社会,此时这里的“私”就不是肤浅的概念了!这里“扩而大之”的途径就是“推己及人”,“推己及人”的源头就是“不忍人之心”,或者理解为“四心”即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即是仁、义、礼、智、信。当我们真正理解“推己及人”的时候,仁义礼智信就会显现,社会就会更和谐!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48:37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