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孝经?纪孝行》)“孝”是一种文化,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中,不乏关于“孝”的典故与文章,有“杨香打虎救父”“黄香扇枕温床”“庭坚涤秽事亲”等等。它已深深扎进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孝”是一种责任,孝不是挂在嘴边的顺口溜,他需要的是我们的行动,而行动的基础是我们必须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责任感,没了责任“孝”就之是一种在乎于表面的做作。只有有了责任感行动才会细腻深入,才会是发自内心。只有这样才配称之为孝!做人要饮水思源:生命从何而来?人生如何成就?能知恩报恩不忘本,才不愧对父母的养育恩德。尊敬父母是孝的基本前提,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有损也,尊重父母的意见,尊重父母的言行,尊重父母的安排,在父母面前自己永远是孩子,永远需要父母的指导父母的教育,感受父母的感受,想到父母想到或想不到的,曾经父母是我们的保护伞,现在我们是父母的避风港,孝这个永远也不会过时的话题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最基本的基准,而尊敬父母又是孝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