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杰思老师的解释,都是引用经典从正面来解释“仁”。因此,我想从相反的方面来探讨“仁”。
《论语》学而篇曰:“巧言令色,鲜仁矣。”总是花言巧语、谄媚的人,是很少拥有仁的德行的。孔老先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判断“仁”的标准,巧言令色之人一般都缺少仁的美德,可以分划到“小人”一列了。
为什么说巧言令色之人“鲜仁”呢?没有缘由便大献殷勤,百般讨好,必是有求于人。这种试图与人和顺的样子并不是由内而发,而是故作姿态。“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有仁德的君子,谦谦如和风拂面,泰然而处变不惊的仪态是小人伪装不来的。而且君子对自己言行上的要求,更不可能做出谄媚之态。
因此,我觉得仁德之人,除了有一颗爱人之心,更会有自内散发的、“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高贵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