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八、文以抒情 [复制链接]

1#

陆机《文赋》中有"诗缘情而绮靡"一说,这是陆机对于文学体式风格而提出的文学批评理论,一是指诗歌因情感激动而作,二是强调诗歌整体上的美好。刘勰《文心雕龙——情采》:为情而造文;辞人赋颂,为文而造情。黑格尔认为,“诗的表现还有一个更高的任务,那就是诗不仅让心灵从情感中解放出来,而且就在情感身体里解放......因为诗使心灵这个主体又成为它自己的对象......在这种对象中获得解放的内心就应止于此,不再前进到使主体的心意和情欲导致实践的行动和活动,即不使主体性格表现于实际事迹。......“作者的文章,创作之由是纪念情感,创作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抒发情感,以意逆志。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47:31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刘勰认为文章写作就应该像古代诗人创作《诗经》那样,“志思蓄愤,而吟咏情性,以讽其上”,创作出“要约而写真”的作品,即“为情造文”。由于当时文坛的创作“为文造情”的现象十分严重,所以他希望通过提倡此说,以纠正忽视作品思想内容,一味追求堆砌辞藻的浮华文风。但刘勰主张“为情造文”,并不是说他完全不要文采,相反他是主张情、采并重的。一方面刘勰主张文章创作必须有明确、真实的内容,要先有所要表达的“情”,然后才进行创作。另一方面,他又主张文章创作必须有完美的形式,就是强调“采”是依“情”而生的,用华丽的“文采”使“情”得以完美表现的文章才是好文章。
TOP
3#

刘勰在《体性》篇中,分别概括出八种不同的创作风格:“一曰典雅,二日远奥,三曰精约,四日显附,五日繁缚,六曰壮丽,七曰新奇,八曰轻靡。”指出形成各种不同风格的原因:“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盖沿隐以至显,因内而符外者也。然才有庸俊,气有刚柔,学有浅深,习有推郑,并情性所砾,陶染所凝。”并举出具体例证进一步说明:“若夫八体屡迁,功以学成,才力居中,肇自血气;气以实志,志以定言,吐纳英华,莫非情性。是以贾生俊发,故文洁而体清;长卿傲诞,故理侈而辞溢;子云沈寂,故志隐而味深;子政简易,故趣昭而事博;孟坚稚越,故裁密而思靡;平子淹通,故虑周而藻密;仲宣躁锐,故颖出而才果;公干气偏,故言壮而情骇;嗣宗椒优,故响逸而调远;叔夜俊侠,故兴高而采烈;安仁轻敏,故锋发而韵流;士衡矜重,故情繁而辞隐。触类以推,表里必符,岂非自然之恒资,才气之大略哉。”因而得出结论:“才性异区,文体繁诡。辞为肌肤,志实骨髓。”直接强调了“情”对作品风格形成的影响。说文章文章的体裁、风格都与“情”直接相关。显然,在刘勰看来,只要在创作中牢牢把握住“情”这个关键因素,真正做到“情深而不诡”,始终用它来检查、约束创作的各个环节,就可以达到“六义”中对“情”的要求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