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礼的原则,《论语》中也有阐释: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林放懂得探求礼的本源,得到了孔子的嘉许与赞赏。孔子认为,礼不在于奢侈铺张,而在于是否符合规范与礼义。因而对祭祀并不是太重视豪华奢侈,而在于敦睦亲族,养成“慎终追远”的民风的功能与目的。与其奢华祭祀,不如简约:与其铺张设置,不如葬礼哀戚。
“夫子循循然善诱仁,博我以文,约之以礼,欲罢不能。”用礼的原则来约束教育弟子,也是孔子教育方法的一种。礼达而分定”,达到孔子所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规范境地,贵贱、尊卑、长幼、亲疏有别的理想社会秩序便可维持了,国家便可以长治久安了。反之,弃礼而不用,或不遵守符合身份、地位的行为规范,便将如周内史过所说的:“礼不行则上下昏”,而儒家所鼓吹的理想社会和伦常便无法维持了,国家也就不可得而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