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十、学习之道 [复制链接]

1#

学习之道——尽心知性,尽性知命
学的目的是什么——在做大人,为君子。所以大学者,大人之学也。如何学做大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德者何?朱注曰“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这是人的“本体之明”。再看朱子对孟子“尽心说”的注:“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心者,人之神明,所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可见明德就是指心这个虚灵不昧的体。性,指的是心之所具之理,而天又理之所以从出者也。性体应该包含在心体之中,天理之性已经包含心之中了。心只需要去“尽”就自然能知道天理之性的存在。心的能动作用在应万事,按照心中的性理应付万事,可谓尽心知性。那么问题就来了:不先知性心如何去应万事?格物功夫难道不是先知性再尽心吗?关键点是,尽心去知的性是先天的,那么这个具众理的心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8:29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进一步来看心与性的关系,孟子所说跟朱子实有不同“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孟子·告子上》这个人心之所同然的部分指是人的义理之性。然而前面推出的口之于味有同嗜,耳之于声有同听,都是从后天生而言之总结出来的。由此可见这里心之所同然未必一定指人未受形之先不受形气所累之时禀受的天理而言,而是从效验于受形之后人心所同然总结出来的。如果是后天发现的心之所同然的义理,还能是人固有之的话,似乎孟子心中义理不是指的先天的天理之性,而是良知。
TOP
3#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理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弗思耳矣。”《孟子·告子上》既是人皆有之此四端当为人心之所同然,既是义理了。我固有之则是不假为外求。弗思耳矣的就是不虑而知的,“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尽心上》故而心之所同然的义理即是我的良知不假外求反身而诚。下面孟子讲了良知发用的例子“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孩提之童爱其亲是孝,长而知敬其兄是悌。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的根据在于“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达之天下的尧舜大道是人人都能之能行的,原因在于人有良知良能,良知良能即是四端之心,恻隐羞恶等等本身就是知行不可分的所以人自然有将其扩而充之的能力。学就是学不失其本心。求其放心。“圣人先得我心之同然”就是圣人在我们还未意识到此心之同然之时,先知先觉于此,又在我们扩而充之还未做到极致之时,先我们将这心之同然做尽了,此便是穷理尽性。然而“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问题是,圣人已将心之同然之理穷了,已将仁义理智之性尽了,为什么及其至也还有圣人所不知不能的呢?我想原因在于“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人的有限性以及天命所赋势必使人不能尽道之全体,然而在自身天命中能够做到极致,尽这个性的人就是圣人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