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九、行仁之方 [复制链接]

1#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其中“仁义”是孟子的道德论的核心思想。孔子也重视”仁”学,《论语》里的“仁”字的出现频率有66次之多,但是对“仁”的解释确实有些差异的,孔子的“仁”实际上是侧重于伦理道德观念的。但孟子对于孔子的仁的思想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性善论的基础上,把它扩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各个当面的施政纲领,但其核心点依旧是仁。孟子的仁政思想有着明确的政治思想,有着明确的政治目标和施政纲领,他反对统治者对庶民的剥削,反对国与国和家与家的战争。卷一开篇孟子就对梁惠王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梁惠王》上)可以说孟子认为最理想的政治,就是统治者实行仁政,才可以得民心。如若不顾人民的死活,重私利,那么永远无法满足,民心也会丢失。所以孟子又说“未有仁而遗其亲着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梁惠王》上)孟子一方面主张统治者应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人民也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统治者。另一方面提出了民贵而君轻的学说。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强调了“民”的重要性,认为“民”是政治的基础,德性赢得推重,保持着一种相互依存的亲和性。在如何获取民心上,孟子也提出了一个基础原则:“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离娄上》得到民心的具体做法是,人民所想的东西,你就替他们聚集起来,人民所厌恶的东西,就不要不要实施了。同时孟子又进一步的提出了各阶级实现“民心”的具体举措,只有行仁政,确保了百姓物质生活条件和正常的生活秩序,才能赢得民心。孟子作为周游于列国的士人,其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实现让君主扩疆展土,称王天下的政治抱负,实则是为了实现自己理想的一个手段,但是,还是没有王能够接纳他和他的主张。放在现实的看,孟子的“仁政”似乎还是有不可取之处,孟子的思想是围绕人治社会展开的,认为只要施行仁政,就能使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也只有在仁政的基础上构建的社会才是百姓的乐土,国家才能稳固。这显然不符合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的利益。但是对于这种高论对于统治者来说用时不会用,但是传还是要传的,它可以替封建统治者散播“王道乐土”的幻想。当然,这在中国历史上从来没出现过。在现世来看,人治社会存在权利没有限制、人亡政息等等的弊端,所以中国转型正是要从人治社会走向法治社会。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3:55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