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一、中华十大义理 [复制链接]

1#

《韩非子·难言》:“故度量虽正,未必听也;义理虽全,未必用也。”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顺逆》:“故动众兴师,必应义理,出则祠兵,入则振旅,以闲习之。”《魏书·崔浩传》:“作者祭法,次序五宗,蒸尝之礼,丰俭之节,义理可观。”这里的义理是指,合于一定的伦理道德的行事准则。而在《汉书·刘歆传》:“及 歆 治《左氏》,引传文以解经,转相发明,由是章句义理备焉。” 三国 魏王肃《<孔子家语>序》:“自 肃成童,始志于学,而学 郑氏 学矣。然寻文责实,考其上下,义理不安,违错者多,是以夺而易之。”是指讲求儒家经义的学问。在各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常常忘了我们的传统,义理为何?大多数人只能说出他的字面意义,而不懂它所蕴含的历史渊源。在我看来,我们应该不忘本心,追本溯源,弘扬发展我们中华民族的“义理”。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49:28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