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二、仁的来源 [复制链接]

1#

关于仁的来源,我不同意第一种观点,即仁的品质来自于天地生养万物的精神。理由很简单:这种观点太片面性,只看到了天地生养万物,却没有看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即天地生养万物同时也消灭万物,万物都是生生死死,无所谓仁与不仁,而硬要抓住片面性再加上主观的意见,自然是漏洞百出。关于第二种仁的来源,我是比较赞同的,即一般人都有恻隐即同情之心。但是人之为仁,又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最明显的证据是生活中有很多的犯罪作恶的人;因此,仁爱这种人的善良天性,必须通过后天教育的提升和后天环境的保养,才能维持和更加显露。也可以说,仁心人有,但是人心无常。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5:08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