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无论某人的行为表现善恶与否,不能否定的是他的内心深处有善端的存在。很多电影中都会有这样的场景,一个十恶不赦的罪犯,为了救一个小孩子而牺牲了自己;或者虽然在外人看来他穷凶极恶,却在对家人十分好;亦或者在夜深人静之时,他会为噩梦所困扰。我一直认为影视作品起源于现实,电影中的画面从侧面反映了每个人对于善恶都有基本的认知,在行恶时皆会有不忍,还保有从善之心。从这里我们也需要反思,为何人人皆有良知,但是人人却不能都行善?重新唤回大家的行善之心,唤醒沉睡之中的良知之心是道德建设的重中之重。
培育良知,可从传承传统文化做起。中华传统中,一向都特别强调内心修养,良知也是自我内在的修养,因此,可以从践行中华传统文化精神中找回良知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