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三、中华经典教育的现代价值 [复制链接]

1#

风之所以吹、云之所以变有它的理,高山之所以成高山、黄河之所以向东流有它的理生人世事更是自有它的理。万事万物皆有理,这是从古到今都不会改变的道理。人从出生开始,就有着牵连着的人伦关系,有父子、兄弟,然后有朋友、同学、同事等等,在社会中身份的变化一一对应着各种不同的社会关系。人是不可能摆脱这些的,也不应当想着要摆脱这些。父母的生养教育之恩不可不报,谁言寸草心能报三春晖呢,若是想着完全脱离世事是不孝的,不成为真正的人。不仅是父母之恩,而且个人的生命得以延续所需要的资料需从世间获得,身体所需的物质资料需要从社会获得不必说,个人生命价值的实现也需从世间获得,人生而面临着许多苦难,佛家所说的爱别离、怨憎会等何尝不是现实存在的,若是一个人的一生没有任何的期许盼望、没有对任何的价值的追求,那样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没有任何的意义与价值。所以说,人离不开社会,需要融入这社会。而进入、融入社会,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容身之所,明白所身处的世界的理是必然的。因此有人文学科,自然学科,人们研究人类社会的人与人的关系,人们探索石油、天然气等等,这些都是世界的理。世界的理最集中的出现在祖宗传下来的经典之中,在中国来说,要更好的了解自己、了解世界的经典不应丢弃的就是世世代代的书中。其中以“诗”“书”“礼”“易”“春秋”为源头,这些传统经典传授我们世界的道理,当然,我们不应死守,不然如尾声抱柱般迂腐实在不该,如何古为今用,如何活学活用是我们每一代人都应当解决的难题。
综上所述,中华传统经典教育实在是必要的,且于今来说十分迫切,但方式方法亦当仔细斟酌。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49:12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