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一、礼的精神 [复制链接]

1#

礼仪是“文”,礼义是“质”。《论语·雍也》有云:“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按字义,文,文采;质,质朴;彬彬,杂半之貌。清刘宝楠《论语正义》曰:“礼,有质有文。质者,本也。礼无本不立,无文不行,能立能行,斯谓之中。”孔子此言“文”,指合乎礼的外在表现,“质”,指内在的仁德,只有具备“仁”的内在品格,同时又能合乎“礼”地表现出来,方能成为“君子”。如无对他人的尊重、礼让的精神实质,那么,礼仪就会成为“作秀”的、形式化的、有名无实的表演。如果我们将这里的“质”解释为礼的内在本质,“文”为礼的外在文饰,那么,“礼义”与“礼仪”就是这种内在实质与外在表现的关系。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8:15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