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一、仁的定义 [复制链接]

1#

对于''仁"的定义,孔子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论语里面讲"仁"109次。一部论语对“仁”有许多解释,或者说“克己复礼为仁”,或者说能行五者(恭 宽 信 敏 惠)于天下为仁。或者说“爱人”就是仁。究竟“仁”的内涵是什么呢?我认为从孔子和曾参的一段话中可以推知“仁”的真谛。孔子对曾参说:“吾道一以贯之”。曾参告诉其他同学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孔子自己曾给“恕”下了定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仁的消极面。另一面是积极面:“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但“仁”并不是孔子认为的最高境界,“圣”才是最高境界。“圣”的目标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修己以安百姓”。这个目标,孔子认为尧 舜都未必能达到。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5:17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也许每个人都会用“爱人”来解释“仁”。不过在我看来,“爱人”应该同《中庸》中这句联系起来看。“仁者,人也,亲亲为大”。通过这句话我们就可知道儒家所说得“爱人”的意思。儒家的“爱人”是从“亲亲”开始,也就是从身边最亲爱的人开始。然后再一层一层的把这种爱向外推,遍及所有人。儒家的爱人思想是建立在人的最基本的情感上。它立足于人的基本情感,这让每个人都能产生认同感。所以同墨家的“兼爱”的思想区别开来。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