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从心生,仁是一种人心的境界与功能。而人的这种功能与境界,在人类中间可以互相感通,互相会合。而在儒家“孝 第”这两个字就是这一境界和功能的示列。孝弟便是人类超个体而互相感通的一种心境。故人心有孝,则人生境界可以悠久无尽,人心有弟,则人生境界可以广大无穷。除却孝弟外,孔子又常说到忠恕。“尽己之谓忠,推及之谓恕”,忠恕也是指人心而言。譬如人子尽他的心来孝顺父母,此便是忠。要孝顺父母,必须先意逆志,了解父母的心理,此便是其恕。故孝 弟 忠 恕仍只是一心,惟孝弟对家属言,忠恕则泛及朋友。这种孝 弟 忠 恕之心,便是孔子最看重的所谓的仁,也便是人与人相处之道。
后来孟子又提出“爱敬”,论语中亦说到爱与敬,但把此两字特别提出,合在一起,认为人类心智里面的“良知良能”,则是孟子。孝 弟 忠 恕全只是爱敬。人人莫不想望获得人家的爱敬,我即先以此爱与敬施之于人,即此便是孝 弟 忠 恕,亦即此便是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