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三、克制情绪 [复制链接]

1#

要克制情绪,我们首先就要弄懂情绪是什么或情绪是怎么产生的?现代心理学认为,情绪或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的关系的反映。明代哲学家湛甘泉也说:“情也者,动也。”情是人的心理活动,尤其是喜、怒、哀、乐、憎、惧等基本情绪。当人与外物接触时就会产生情绪,这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客观现象。当然,这个情的产生是和道德紧密联系的,“性触物而发,故谓之情”,性为本心,故心之动为情。但“心动为情”的目的并不是要说明心与外界接触产生情绪,而是情绪的产生是对德性的破坏。“人之心也,易于动而难于静,故情易荡而性易凿。性非凿也,以情之荡而凿也。”
其次,为什么要克制情绪?“欲也者,情之流也。”情绪往往是人私欲的表现,当人与事物接触,自然地产生情绪;且易受到事物的诱惑,情感得不到节制,情流而不息,就会转化为欲。当心中产生欲念,虚明的本心就会受到遮蔽,自然“天理灭矣”,人的道德本心就会受到伤害,人的根本都损坏了,那人就危险了,所以要克制欲望。除此之外,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七情六欲,人皆有之,正常的精神活动有益于身心健康。但是异常的情志活动,如过激,可使人情绪失控、体内功能失调、累及五脏,百病丛生,甚至是早衰或是短寿,所以要克制情绪。
最后,如何克制情绪呢?情绪都应被克制吗?如果是,那克制的标准是什么,应该被克制到哪个程度呢?又该如何克制呢?湛甘泉认为,情绪本身并不都是应该被克制的,也有既正当又适中的情绪即“真情”,它对道德是不具有破坏性的。情绪正当是指该哭则哭、该喜则喜,幸灾乐祸即为不当的情感;情绪适中是指情发乎心、止乎礼,适可而止,不能过或不及,悲痛欲绝就不是适中的情感。“真情”是一种理想情绪状态,七情各循其则,符合中正之道,是我们应遵循的标准。但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现实生活中,情绪极易被引诱流为私欲,所以提倡克制情绪,就要求我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勿忘勿助,坚持不懈。而节制情绪或是无情本身并不能完全地解决问题,只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因为心动为情,情是心的外在表现,有什么样的心境就有什么样的情绪,情绪不正的根源是心不正或本心迷失。所以,要“存其心,正其性情”。也就是说,情绪要正当地使用,应当保持本心的明亮、虚静,摆脱物欲杂念,无所依待,不动心,对待外物就像一面镜子一样,物来则现,物去不留,顺任自然。只有从心出发,修养心性,破除一切执迷,做到不动心,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45:11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