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日常用语中,除了会从儒家所提倡的道德角度上来说仁爱、仁者,我们还会从经络医学的角度上说麻木不仁,或是从日常蔬果的角度上说核桃仁儿、杏仁儿等等。尽管我们使用仁的语境、角度不同,但是对于仁的定义的理解是有共通之处的。儒家将仁理解为爱人,“仁者爱人”,那关键是我们如何能够爱自身以外的人或物呢,这种爱是从哪里来的呢?我认为这个问题才是仁的根本问题,解决好了这个问题,仁的定义也就不难给出。孟子在公孙丑章句上中对此做了解释,他提出人皆有恻隐之心,即一种纯粹的、无特定目的不忍之心。正是这种恻隐之心使我们与他人、外物能够共通,对他人、外物的遭遇体验产生一种不忍、怜悯、同情之感,从而自发地做出某些友爱行为。恻隐之心是仁的发端,通过将恻隐之心扩而充之,即与他人共通,自发地怜悯、爱护他人,就是行仁;如果恻隐之心扩充的好、切实行仁,那么不仅是亲亲,还能够爱物,最终甚至是达到与天地同一的生命大和谐状态。从孟子的观点中,我们不难看出,仁者的根本特质是与他人、外物共通,正是这种共通,使得我们同情、怜悯他人,最终产生爱护他人的具体行动。在经络医学中,仁也被解释为通,经脉如果受到阻碍、压迫,就会影响身体血液的流动,使得部分区域的血液、精气没办法与其他区域畅通,导致肢体麻木、无知觉,我们通常把这种症状称为麻木不仁或麻木不通。当然,我们也经常用麻木不仁来形容他人,比喻他人对外界的反应迟钝或是漠不关心。一个人如果与外界没有沟通、对外界没有兴趣,外界在他的心里没有产生任何影响,必然就会产生迟钝、漠不关心的反应。我们通常将包裹在果子外皮、果肉、果核中心的东西称为“果仁儿”,它是果子最核心的部位,也是果子最敏感的部位,很容易受到伤害,所以为了保护它,将它包裹在了最深处。果仁儿的敏感、易受伤害从侧面上也说明了它很容易与外界相通、受到外界的影响,通是它的重要特征,否则不通的话,就没有敏感脆弱一说了。尽管敏感有时候并不是好事,会使伤害、影响都成倍增长,但是从另一方面讲,敏感会使我们对人、对事物的感知更加细致、深入,理解会更为深刻,更容易创造出震撼人心的艺术品或思想,就像某些艺术家或思想家一样。从以上三种仁的用法中,我想作出以下推断:仁即通。因为能与他人、外物相通,所以我们才能从他人或外物的遭遇经历中,对他人、或外物的幸福状态产生一种满足、愉悦的共通感,希望幸福的状态一直持续下去并且做出某些维护幸福的善举,“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不仅是好的方面,我们也能从他人或外物的一些不好遭遇中,对他人、外物的不幸产生一种怜悯、同情、不忍的共通之感,希望灾难赶紧过去并且做出某些改善不幸的善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之所以能够“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根本原因是因为我们能够与他人、外物相通,与他人、外物站在同一位置、设身处地,我们才能产生相应的真情实感,并且付诸行动,就如同审美活动一样,寄情山水、欣赏电影、创作……都是心的共通、心的深层交流、理解,自然而然地引起行动;没有共通,人就好像生活在一个褪了色的山水画中,除了自身,其它的都是黑白的,自身一个世界,外在一个世界,除了自身,其他的可有可无,不会引起我们的一点情绪波动,更不用说引起我们的行动了,人就好像生活在一座与世隔绝的孤岛上一样,人生的丰富程度、意义都会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