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十、舍利取义 [复制链接]

1#

        人总是会有各种各样的欲望,有物质上的,也有精神上的;有为集体考虑的,也有纯粹为个人的,而这些各种各样的欲望,有些是造福公众的,为可取之欲;有些则是与社会规则相悖的,为不可取之欲。对欲望的满足就是对利益的追求,利益有交互性、复杂性,所以难免会和道德准则发生矛盾,因此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在义利的十字路口徘徊。在日常生活中,义和利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无论你是达官显贵,还是穷民鄙人;也无论你是高风亮节,还是道德败坏,我们都需要思考义和利的关系,并按照我们心中认为的义利关系行事。
        作为礼仪之邦,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推崇的是“舍利取义”的价值观。《论语》里有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是中国社会里的理想人格,为君子者,必是认为义重于利;重利轻义的则被我们称之为小人,是为我们不耻的。但是想要拥有如君子那样的品性是很难做到的,因为在利益的蛊惑下我们很容易越过道德的底线背信弃义。正如孟子在《告子上》中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句话中所谓的“生”就是一种利益,生命于我们而言是宝贵的,义对我们来说也是宝贵的,当生和义产生冲突“两者不可得兼”时,孟子主张的是“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在面对义利的冲突时,我们是如此地难以抉择,正因为如此,那些舍利取义、弘扬大义的人总是被我们铭记赞扬;而那些见利忘义、贪图私欲的人却会被我们唾弃鄙视。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6:15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物欲横流多诱惑,道德大义在心中,污欲良善总相逢,利义抉择选其后。面对义利的冲突我们是如此地难以抉择,但是人生就是不停地去选择、去取舍。人生的长度和价值不是由生命的长短来决定,而是根据其思想的力量来决定。取利之人的路途虽然平坦,但却短暂;取义之人的路途虽然坎坷,但却绵长。历史上见利忘义的小人虽多,但也不乏流传千古的舍利取义之人。
        爱国诗人文天祥以忠烈名传后世,被俘之后宁死不屈,面对敌人的招降和威胁,选择了慷慨赴义,他为我们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拳拳爱国之心;维新志士谭嗣同不惧生命危险,抨击当权者的腐败,积极参加戊戌变法,后不幸变法失败英勇就义,他为我们留下的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铮铮之音;在抵抗外辱抗日战争时期,更有数不清的革命烈士,他们意志坚定,革命之心绝不动摇,涌现了一大批像董存瑞、邱少云、刘胡兰、狼牙山五壮士等这样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从容赴义的英雄。将目光拉回到近代,越来越多的感动中国人物让我们感受到了道德的力量和人性的光辉。虽然社会上仍然存在着见利忘义之人,行着损人利己之事,但是至少,我们自己可以在优秀道德品质之人的指引下,以心中的大义为原则,努力做到不为欲望所控制,不为利益所蛊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