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践行“仁”呢?孔子在《论语》里列出了很多方法,给我们提供了很多范例,如被称为黄金法则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再如“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等等一些践行方法,这些方法看起来具体可行,可实际上真正实行起“仁”来却是非常困难的。以孔子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为例,寥寥四言很多人都能熟记在心,但这16字看似简单实践起来却并不容易。人人都有猎奇心理,碰上新鲜事或热闹事总是想挤进人群瞧瞧发生了什么;耳朵则不会因为我们不想听不愿听就自动关闭接收声音的功能;“大嘴巴”是人人都讨厌的,但是独自保守秘密绝不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在与人的交谈中人们很容易就会“不小心”地说出不合礼节的言语;如果以上三种都很难做到的话,“非礼勿动”也就无从说起了。眼好奇,耳难控,口难管,这三者都表明了行仁很难。除了身体层面的难度之外,心里面若没有对“礼”的正确理解和诚心遵循,实行起“仁”来往往会叛离“仁”的主方向甚或反其道而行之,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孔子重仁,同时也重礼,如果所言所行于礼不合,那就不能称之为“仁”。历史长河流经了多少千人万民,见证了多少朝代兴亡,能够大浪淘沙为我们铭记的“仁人志士”又有多少,不得不说,为仁者,难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