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九、行仁之方 [复制链接]

1#

我认为在通向“仁”的道路上最重要的也是最基础的是——要有为仁的信念。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孔子说,仁很远吗?我想要仁,仁就来了。可能很多人对这句话都很疑惑,“想要仁,仁就来了”,这在我们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我们想要优秀的成绩,想要满意的工作,但是优秀的成绩和满意的工作并不会因为我们想要就主动地来到我们身边。那么孔子的这句话是要说什么呢?我想孔子是要借这句话表达“求仁之心”的重要性,在我们想要做成一件事之前,必须首先要有做的决心,如果连求仁的信念都还没有的话,何谈达成“仁”呢?孔子作为圣人大家能够欲仁则仁,我们可能没有孔子那般的聪慧透彻,但是迈向“仁”的第一步必定是心中存有对仁的追求。如果只有决心没有行动是决不会成功的,但只有在产生了对“仁”的渴望后,我们才会身体力行地去践行“仁”。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3:55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如何践行“仁”呢?孔子在《论语》里列出了很多方法,给我们提供了很多范例,如被称为黄金法则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再如“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等等一些践行方法,这些方法看起来具体可行,可实际上真正实行起“仁”来却是非常困难的。以孔子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为例,寥寥四言很多人都能熟记在心,但这16字看似简单实践起来却并不容易。人人都有猎奇心理,碰上新鲜事或热闹事总是想挤进人群瞧瞧发生了什么;耳朵则不会因为我们不想听不愿听就自动关闭接收声音的功能;“大嘴巴”是人人都讨厌的,但是独自保守秘密绝不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在与人的交谈中人们很容易就会“不小心”地说出不合礼节的言语;如果以上三种都很难做到的话,“非礼勿动”也就无从说起了。眼好奇,耳难控,口难管,这三者都表明了行仁很难。除了身体层面的难度之外,心里面若没有对“礼”的正确理解和诚心遵循,实行起“仁”来往往会叛离“仁”的主方向甚或反其道而行之,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孔子重仁,同时也重礼,如果所言所行于礼不合,那就不能称之为“仁”。历史长河流经了多少千人万民,见证了多少朝代兴亡,能够大浪淘沙为我们铭记的“仁人志士”又有多少,不得不说,为仁者,难矣。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