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五、遵循正道 [复制链接]

1#

“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这句话让想到了: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论语•子路第十三》
常言道:大义灭亲,当正义和亲情相悖时我们该如何做出选择呢?我们都知道孔子提出的“父子相隐”与当今的法治思想是相悖的,那么孔子的这一观点是如何提炼出来的呢?首先回顾一下孔子所处的时代背景,当时法治的思想已经比较流行,再想一下孔子所主张的思想,“仁”,孔子提倡仁爱的思想,所以他倡导以德治国而不是以刑治国。尽管孔子的思想与现实背离,但是他仍然想要坚持自己的理想,为此他提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第二》)”。孔子所倡导的德治,在于通过道德教化让仁德深入百姓内心,这样,百姓就会在自己内心道德判断的指引下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人人如此,则天下治矣。另一方面孔子强调尊重人性的天然取向,不匿不曲,内心坦诚率真地决定行为,以此充分培育人格,发扬人性。人的天性中肯定是更加看重亲情,父子间的爱凌驾法律之上。因此从孔子的仁德思想出发,父子相隐才会出现。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已经被当今严苛的法律思想所影响,父子相隐的思想已经不能被接受,我们仍然要坚持依法治国的方针,创建和谐社会。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42:26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