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仁”字的最开始出现我们很难弄清楚,但是仁的意义生成与发展却已有漫长的历史。现在我们就这个字来看的话,会发现“仁”可以拆成“人、二”,意思是不仅是我一个人,还有我以外的很多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需要我们将心比心对待每一个人,这样就是孔子所说的仁爱。另外也有一种说法认为:三代表天、人、地三才。仁即为从,要遵循天地的发展规律,即要化掉人心,只怀天地心,以天性善良、地德忠厚的心来为人处事,即有博爱心、包容心,自会产生仁爱之心,这也是个人自我提升之道。我想孔子之所以把仁作为自己的思想核心一定也是因为他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仁的产生是社会关系大变动在伦理思想上的表现,是对子与父、君与臣以及国与国关系的伦理总结,因而具有很丰富的内容。换句话说,仁学思想的产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促使生产关系的变革,这种社会变革引起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剧烈变化。孔子生活在那个“礼崩乐坏”的时代,他希望寻求一种新的理想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于是孔子从春秋时代大量有关仁的思想资料中加以取舍,提炼和综合,使仁真正成为一个范畴,并以此为逻辑起点,构筑了早期的儒家思想体系,也就是我们现在所了解到的仁爱思想。我们不仅要了解字面意义更重要的是用它来改变我们的生活环境,仁可能就在我们每一个小小的行动中。